首页

上官娴女主

时间:2025-05-28 09:02:05 作者: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春晨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88425

图为太原海关所属运城海关关员对出口鲜杏开展现场查验。 (资料图)太原海关供图

  中新网太原10月12日电(记者 杨静)记者12日从太原海关获悉,2024年1月至9月,山西省出口苹果、梨、桃、枣、杏、李子、葡萄、柿子、石榴等水果11.13万吨、同比增长7.33%,全省水果出口品种14个,出口国家和地区达77个。

  今年以来,太原海关大力培育出口水果AEO认证企业,积极助推特色水果出口,发挥海关职能优势,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苹果有了“金字招牌”

  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北纬35度,黄土层深厚肥沃,被公认为苹果“黄金生产带”。目前该市各类水果种植面积247万亩、年产量600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

  走进位于运城市的山西皓美果蔬有限公司厂区,一箱箱包装好的苹果即将装车发往马来西亚。

  “之前企业以代加工为主,出口主动性较差,拥有AEO企业身份后,企业进一步向国际化迈进。在海关指导下,我们成立了贸易部门,实现了自营出口,将临猗苹果远销至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迪拜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董事长杜红羌说。

  AEO认证是国际通用的海关认证标准,企业获得该认证后,不仅可以享受海关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措施,还可同时享有互认国家(地区)给予的便利措施。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26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安排(协议),覆盖54个国家(地区),互认安排(协议)签署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果汁新添“身份密码”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正值水果消费旺季。海关从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等方面,指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借助AEO培育契机,帮助企业实现内部提质增效。

  主营浓缩果汁的山西佳鑫达食品有限公司在海关指导下加入AEO队伍。“按照AEO认证标准,企业加强了水果收购区域的管理,规范流程,优化工艺,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全面跟踪监测,确保每一环节都达标。”该公司总经理李明说,企业年产量的60%以上销往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

  香梨手握“通行护照”

  被誉为“中华第一梨”的玉露香梨,在山西临汾隰县种植面积达23万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玉露香梨种植基地之一。走进隰县广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口水果包装厂里,工人们正忙碌分拣装卸,一辆辆货车排队等待运送玉露香梨开启出口之旅。

  “企业通过AEO认证后,出口水果抽检率大幅下降,不仅实现了快速通关,还确保了水果的新鲜度和品质,海关当天查验、当天出证、当天放行,优先吊柜、优先送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经营成本。”上述公司负责人马民杰说,实实在在的优惠,让企业更加从容地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太原海关表示,今年以来,该关积极落实增加高级认证企业便利措施促进外贸质升量稳的系列要求,在原有管理措施基础上,降低检验检疫监管频次、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提升便利措施智能水平等,为企业进一步降成本、提效率、抢市场提供政策助力,让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博鳌多多丨全在细节里!“近零碳”生活体验多多!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发团队负责人武传宇教授表示,该设备还采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绿色环保采茶。如今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有望5年后投入市场。

新突破,中国贡献!“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阶段

大同7月31日电 (胡健 马静波)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30日晚在山西大同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跨越黄茅海“延长”港珠澳大桥!到底为了什么?

刚刚卸任的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日前受访称,“台湾应效仿以色列”,一天内动员出36万人,以便应对“解放军随时可能发起的对台军事行动”。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吴明决定逮捕

数字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创新形成了“生态+数字”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数字技术通过数据、算法和算力的集成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有助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024天府书展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码洋达1.05亿元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应重视和强化数字技术在乡村生产生活中的整体性建设,既要注重推动区域之间在数字技术、资源、人才上的相互协作与交流,也要注重运用数字技术建立起城乡之间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的健康机制,保障村民在参与各种市场要素交换时的基本权益,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清晰认识并深切关注基层群众的内在需求,在引入数字技术治理手段时,不宜采用刚性的行政力量强制推行,防止出现“表面数字化”和“只见数字不见人”的信息形式主义弊端,而要在充分尊重乡村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关注数字技术推广使用时的地方适应性,以及村民的情感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村民数字素养、数字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消除因知识、能力、年龄等差异所导致的“数字排斥”“数字歧视”和“数字遗民”现象,形成真正契合并满足村民发展需求的数字治理格局,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保证所有群体真正共享数字红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